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该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其中40例为研究组,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两组各时间点凝血功能、围术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 对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来说,研究组水平(100.02±8.67)%、(103.41±8.94)%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6、3.762,P<0.05);对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时、术后24、48 h,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41±0.36)、(3.22±0.32)、(4.12±0.42)、(4.52±0.44)g/L,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8、7.747、4.468、3.907,P<0.05);研究组术毕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3.03±0.4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9,P<0.05).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苏醒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骨科患者手术中应用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更加适合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
文献关键词:
骨科;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姓名:
谢铁骊
作者机构:
沛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沛县 221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铁骊-.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11):28-31,36
A类:
B类:
不同麻醉方式,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该院,高龄患者,抽签,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凝血功能,围术期指标,麻醉诱导,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苏醒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手术中,术中应用,血液高凝状态,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骨科手术,手术患者
AB值:
0.1952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