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广西壮族歌圩审美范式的三重视域探析
文献摘要:
广西壮族歌圩凝结着壮族人民的审美思维与诗性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活泼的文化习俗,它经历了原始文化符号、民俗节庆信仰、民族文化产业的演变过程.作为审美活动的壮族歌圩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神俗叠合的时空场境,寄寓了壮族的诗性传统.歌圩凝聚着壮族民众的审美愉悦,更慰藉着人们的美生欲求.因此,审视壮族歌圩的审美范式的文化表征,从承与变、显与隐、神圣与世俗三重审美视域探析歌圩的审美意蕴,对于促进新时代广西壮族歌圩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壮族歌圩;审美范式;"有意味的形式";神圣与世俗
作者姓名:
李可欣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可欣-.广西壮族歌圩审美范式的三重视域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22(03):123-128
A类:
B类:
广西壮族,壮族歌圩,审美范式,审美思维,诗性智慧,活泼,文化习俗,原始文化,文化符号,民俗节庆,民族文化产业,审美活动,有意味的形式,叠合,空场,场境,寄寓,审美愉悦,慰藉,美生,欲求,文化表征,显与隐,神圣与世俗,重审,审美视域,审美意蕴,永续
AB值:
0.3579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