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南唐河方言的儿化变音与“娃儿”后缀
文献摘要:
河南唐河方言通行于中原官话南鲁片向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过渡地带,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南鲁片中原官话的语音特征,只有县南个别和湖北省枣阳市接壤的乡镇方言具备一些不成系统的西南官话语音特点。唐河方言的儿化现象十分常见,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X+儿”的形式。唐河方言中的“儿”语法化程度极深,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加上“儿”后可能会发生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大部分名词加上“儿”已经不再凸显“指小、表爱”的功能,只有通过加“娃儿”后缀或者形容词“小”才能实现这一语义。文章基于对唐河县古城乡方言的田野调查,对其内部儿化变音规律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其他方言的儿化变音情况对县内的儿化闪音的形成机制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文章认为:“娃儿”实际上是“儿”过度语法化阶段中产生的补偿机制。
文献关键词:
唐河方言;儿化韵;儿化闪音;语法化
作者姓名:
张丽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丽-.河南唐河方言的儿化变音与“娃儿”后缀)[J].河池学院学报,2022(03):61-70
A类:
唐河方言,儿化闪音,闪音
B类:
南唐,儿化变音,娃儿,后缀,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湖广,鄂北,小片,语音特征,枣阳市,接壤,语音特点,名词,动词,形容词,X+,言中,语法化,生词,词性,词义,一语,唐河县,古城,田野调查,县内,除此之外,补偿机制,儿化韵
AB值:
0.2847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