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文献摘要: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文献关键词:
语气副词;"偏";"硬";功能差异;主观化效应
作者姓名:
吴颖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2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颖-.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J].汉语学习,2022(01):47-56
A类:
主观化效应,违愿
B类:
功能差异,形容词,情态,语言功能,主观性,发话,说话,动作行为,行为者,情状,行为人,执拗,拗性,从句,句法表现,语用功能,画语,语气副词,明主,形式与功能
AB值:
0.378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