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符号构建·仪式传播·消费狂欢:社交媒体语境下"数字造节"现象研究
文献摘要:
2022年2月2日的"超级有爱日"再一次引发了网友对"数字造节"的热议,社交媒体语境下,数字造节已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将一个平凡的日子塑造成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节日并加以传播,离不开其背后的符号意义构建、仪式场域传播与消费逻辑推动.从符号意义层面来讲,网络青年群体赋予数字一定的联想意义,使其能够表达当下青年群体的内心诉求;从仪式场域层面来讲,数字造节这场媒介事件的仪式化传播使网络受众形成一个共享群体,完成自身心理构建;从消费逻辑层面来讲,数字造节迎合了当下消费社会的商家营销,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数字造节应具备文化底蕴,防止受众审美疲劳.
文献关键词:
数字节日;符号意义;仪式满足;审美疲劳
作者姓名:
周娅茜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娅茜-.符号构建·仪式传播·消费狂欢:社交媒体语境下"数字造节"现象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2(14):88-90
A类:
数字节日,仪式满足
B类:
符号构建,仪式传播,狂欢,社交媒体,现象研究,再一,网友,热衷于,平凡,日子,塑造成,象征意义,符号意义,意义构建,消费逻辑,网络青年,青年群体,联想,这场,媒介事件,仪式化传播,网络受众,迎合,消费社会,商家,文化底蕴,审美疲劳
AB值:
0.415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