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古今杂糅与中西调和的当代标本——章士钊《柳文指要》述学文体论析
文献摘要:
章士钊晚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巨著《柳文指要》用文言文写成,体现了章士钊在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对中国古文传统的坚守、传承与创化.从中国的述学文体发展角度来看,《柳文指要》上部"体要之部"主要继承传统的"话体"批评体式,下部"通要之部"偏向于借鉴以逻辑见长的现代述学文体,其整体述学风格呈现出调和中西、融贯古今的文体杂糅倾向.具体而言,"体要之部"在宏观的编纂观念和体式上承袭了传统文话的"载道"观和"辨体"观,而在微观呈现层面上,传统的资料汇编类文话和随笔札记类文话以及古代文章学术语也提供了重要的文体借鉴.与"体要之部"按文类划分不同,"通要之部"按专题组织,其结构和表述都具备了现代述学文体所必需的系统的逻辑性.《柳文指要》上下两部以改良过的桐城古文笔法串联成一体,述学时兼顾"义理""考据"和"词章".它是章士钊一生述学精义的总结,为当代中国述学文体的创化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关键词:
章士钊;《柳文指要》;述学文体;话体批评;桐城古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遇春;李聪聪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遇春;李聪聪-.古今杂糅与中西调和的当代标本——章士钊《柳文指要》述学文体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53-164
A类:
述学风格,桐城古文
B类:
杂糅,西调,章士钊,柳文指要,述学文体,文体论,论析,晚年,古典文学,文学研究,巨著,文言文,写成,文传,创化,继承传统,见长,出调,融贯,编纂,承袭,文话,载道,辨体,资料汇编,随笔,笔札,札记,文章学,文类,专题组,逻辑性,文笔,笔法,联成一体,考据,词章,精义,话体批评
AB值:
0.353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