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术对中青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像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对中青年(<60岁)胸腰椎爆裂骨折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57例患者手术前后CT资料,根据伤椎是否置钉将患者分为经伤椎组31例和跨伤椎组26例;测量伤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的压缩率、椎管狭窄率、伤椎Cobb角及末次随访时伤椎骨缺损量.观察伤椎前中后缘高度的恢复、骨性愈合及椎间盘真空征情况.结果 随访12~32个月,两组伤椎各区末次压缩率、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伤椎组t=8.55、4.22、4.48、5.60、4.92,跨伤椎组t=6.46、2.68、4.40、4.47、3.07,P均<0.01).末次随访时伤椎各区仍残留不同程度压缩,以中央区压缩率为著[经伤椎组(24.15±2.31)%,跨伤椎组(25.70±2.54)%].经伤椎组椎体中央、后缘高度丢失量及Cobb角丢失量均小于跨伤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4、1.355、0.687,P>0.05).经伤椎组与跨伤椎组分别有27例、22例伤椎内存在骨质缺损区:经伤椎组与跨伤椎组分别有25例、13例椎体上和(或)下椎间盘存在真空征,以上椎间盘真空征最多(36例).结论 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能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重塑椎管的形态,但后期均存在椎体矫正高度的丢失,以中央区为著.
文献关键词:
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术;内;椎弓根螺钉;手术后并发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庆娟;刘传梅;程艳艳;赵霞;王建国;邹瑞琪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 济南 25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庆娟;刘传梅;程艳艳;赵霞;王建国;邹瑞琪-.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术对中青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08):834-838,844
A类:
B类: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中青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影像学研究,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胸腰椎爆裂骨折,折伤,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医院,椎弓根内固定,内固定治疗,手术前后,前缘,央及,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狭窄率,Cobb,椎骨,骨缺损,骨性愈合,椎间盘,中央区,骨质,盘存,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术,椎弓根螺钉,手术后并发症,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22807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