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道德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其伦理表意功能
文献摘要:
汉语道德语言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起来的、主要被中华民族使用、以表达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诉求为主要内容的一个规范性语言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既是中华民族进行道德思考、建构道德思想的工具,也是中华民族表达道德思维和道德思想的手段.它们使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通过有组织的语言表达体现出来.中华民族运用汉语语音、汉字等来表达自己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念,也借助它们来描述自己的道德生活.研究汉语道德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其伦理表意功能,实质上就是研究构成汉语道德语言的诸要素表达伦理意义的方式和效果.汉语道德语言以其特有的伦理意义体系和伦理表意方式,承担着建构中国道德文化的功能,并凸显着中国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深层差异.
文献关键词:
汉语道德语言;伦理意义;中国道德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向玉乔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向玉乔-.汉语道德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其伦理表意功能)[J].道德与文明,2022(03):26-36
A类:
汉语道德语言
B类:
表意功能,价值诉求,规范性语言,语言体系,语法,修辞,要素构成,行道,道德思想,达道,道德思维,道德生活,有组织,语言表达,汉语语音,汉字,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价值观念,成汉,达伦,伦理意义,表意方式,中国道德文化,显着
AB值:
0.284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