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流动人口创业——来自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
文献摘要:
实现流动人口高质量就业和收入增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利用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根据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阻碍流动人口创业,这种抑制作用是因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加了流动人口的"非创业"就业收入,缩小了流动人口"创业"与"非创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检验发现,城市文化多样性可能会削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从而强化其对流动人口创业行为的阻碍作用.这表明,以普惠发展做大经济蛋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创业的支持作用、扩大流动人口"非创业"增收渠道,还要促进城市内部融合以降低文化排斥的消极影响.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创业;流动人口;相对收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瑶鹏;林柳琳;高琦;刘帷韬
作者机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10;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7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瑶鹏;林柳琳;高琦;刘帷韬-.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流动人口创业——来自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J].当代财经,2022(04):65-75
A类:
B类: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流动人口,监测调查,高质量就业,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CMDS,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数,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展会,就业收入,相对收入差距,城市文化,文化多样性,收入效应,创业行为,普惠发展,蛋糕,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支持作用,增收渠道,市内,内部融合,消极影响
AB值:
0.255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