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多,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但将其用于青年失眠症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用认知行为疗法)和试验组(采用联合疗法),在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以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初步纳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77例,删除脱落1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3例),最终纳入62例,其中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得分、催眠药物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疗法对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失眠症;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鸥;齐培;祝绮莎
作者机构: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关爱病区;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二病区;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鸥;齐培;祝绮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11):1378-1382
A类:
B类:
认知行为疗法,虚拟现实技术,失眠症患者,探究认知,联合疗法,杭州市,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删除,睡眠障碍,催眠药,日间,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治疗满意度,满意度高,脱落率,患者满意度,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应用
AB值:
0.1590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