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哲学中的教条及其扬弃
文献摘要:
以抽象的归约为进路,构成了哲学领域教条形成的一般趋向.将"所与"视为"神话",在强调感觉经验渗入概念的同时否定感觉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认识意义,表现为当代认识论的一种教条;以强化命题性知识与非命题性知识、活动与真理的相分为前提,拒绝承认"知道如何"(knowing how)之知包含命题性内容,是认识论中的另一教条.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作为不相容的两个方面,在质疑积极自由的同时推崇"消极自由",呈现为政治伦理领域的教条;与之相关的是将正义原则永恒化,它构成了政治、伦理领域的另一教条;以"天下主义"或"天下模式"为形式,"天下"观念被奉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救世"教条.在心物、主客、天人关系方面,则呈现更普遍意义上凡"合"皆好、凡"分"皆坏的教条.以上诸种教条的形成,与抽象的知性思维方式存在难以分离的关联;克服这类教条,则以回归具体的存在、扬弃独断和抽象的思维方式为前提.
文献关键词:
哲学教条;抽象思维;具体存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国荣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上海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国荣-.哲学中的教条及其扬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5-15
A类:
哲学教条
B类:
扬弃,归约,哲学领域,条形,所与,神话,感觉经验,渗入,相对独立性,认识论,性知识,非命,承认,knowing,how,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不相容,推崇,政治伦理,正义原则,永恒,天下主义,奉为,国际政治,政治问题,救世,心物,天人关系,普遍意义,诸种,知性思维,独断,抽象思维,具体存在
AB值:
0.4732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