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菘油2号选育及油蔬两用价值初探
文献摘要: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3%,油蔬两用栽培平均综合效益108892.4元/hm2,比单纯收油菜籽栽培新增效益92920.4元/hm2.菘油2号油蔬两用栽培对增进人类健康和油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文献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菘蓝;油蔬两用;产量;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成;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柴靓;蒋俊;张卡;覃海燕;李再云;蒋梁材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610041;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成;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柴靓;蒋俊;张卡;覃海燕;李再云;蒋梁材-.菘油2号选育及油蔬两用价值初探)[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05):973-980
A类:
毒油,Q10005
B类:
选育,油蔬两用,药用植物,菘蓝,甘蓝型油菜,附加系,抗病毒活性,营养成分,综合效益,父本,细胞核,核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系,母本,农艺性状,种子品质,蓝染,植株,锌含量,西兰花,白花,花菜,rB,红菜薹,初冬,牛心,心甘,萝卜,CP4,蛋白质含量,播种,hm2,花期,株高,全株,角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生物量,油菜籽,收油,减产,增效益,推广前景
AB值:
0.311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