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增加静脉输液量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增加静脉输液量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 年4 月至2021年9 月收治的产妇13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80)。两组患者均于宫口开至2cm 左右时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分娩镇痛后对照组鼓励产妇体外进食进水观察组开放静脉通道增加输液量,观察比较组间产妇发热情况,即体温37.5~37.9℃及≥ 38℃的发生率;镇痛前、镇痛后2h、分娩结束各时间点产妇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胎儿心率(FHR);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体温37.5~37.9℃、≥ 38℃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镇痛前,产妇HR 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镇痛后2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娩结束,对照组再次升高,观察组再次降低,且观察组产妇HR 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镇痛前,两组产妇MA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镇痛2h 后两组均降低,分娩结束时两组均再次降低,观察组产妇MAP 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镇痛前,组间产妇FHR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镇痛后2h 组间产妇FHR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增加静脉输液量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并能有效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文献关键词:
静脉输液;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时发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雪松;林进;张伟聪;严小静;李秋梅
作者机构: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肇庆 526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雪松;林进;张伟聪;严小静;李秋梅-.增加静脉输液量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2(17):74-77
A类:
B类:
静脉输液,输液量,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我院,宫口,2cm,进食,静脉通道,产妇发热,2h,平均动脉压,MAP,胎儿,FHR,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剖宫产,预防效果,定产,血流动力学,少产,临床推广,椎管内阻滞
AB值:
0.1546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