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文艺批评的人民性:从政治标准到共同体美学
文献摘要:
"人民性"的概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发展成为我国文艺批评理论建设的主导范式.延安时期,毛泽东强调文艺批评必须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统一,但政治标准应摆在首位,因而"人民性"主要表现为政治性和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下,"人民性"被赋予党性、民族性内涵,文艺批评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十八大以后,文艺批评的"人民性"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共同体美学表达.
文献关键词:
文艺批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美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祥虎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祥虎-.文艺批评的人民性:从政治标准到共同体美学)[J].美与时代(下旬刊),2022(12):20-22
A类:
B类:
文艺批评,人民性,政治标准,共同体美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艺,文艺实践,批评理论,理论建设,主导范式,延安时期,毛泽东,摆在首位,政治性,阶级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性,民族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表达
AB值:
0.265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