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振兴语境下村落民俗重构与节庆品牌塑造研究——以婺源篁岭晒秋为例
文献摘要:
近年来,乡村发展备受关注,村落民俗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符号载体和经济要素.婺源篁岭积极挖掘并重构本地独有的晒秋农俗,使篁岭晒秋成为"最美中国符号",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节庆品牌.当然,在旅游凝视下,其景观生产痕迹明显,而导致其问题的"症结"在于城乡巨大差异性.因此,建构旅游市场新型文化关系,推动主客体进行真正的对话,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关注、尊重作为主体的村民,在保护村落民俗的基础上,激活其生命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无疑是当前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篁岭晒秋;村落民俗;节庆品牌;景观生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爱华;韩凤娇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爱华;韩凤娇-.乡村振兴语境下村落民俗重构与节庆品牌塑造研究——以婺源篁岭晒秋为例)[J].文化产业研究,2022(02):275-291
A类:
民俗重构,篁岭晒秋
B类:
下村,村落民俗,节庆品牌,品牌塑造,婺源,乡村发展,民俗资源,经济要素,秋成,最美,美中,中国符号,文化符号,旅游凝视,景观生产,痕迹,症结,大差异性,旅游市场,文化关系,主客体,旅游供给侧改革,保护理念,重作,创造性转化,民俗旅游,旅游发展,努力方向
AB值:
0.3372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