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重动句的生成语法研究
文献摘要:
生成语法讨论汉语重动句主要围绕其产生的句法动机和结构推导两个议题展开.一般认为,重动句由重复动词("拷贝说")而来,学者们就此提出了"短语结构限制条件"驱动、格位驱动、"得"的形态驱动、题元角色驱动、轻动词语音实现驱动、话题特征或焦点特征驱动等多种句法机制.但也有观点认为重动句不涉及拷贝,是"名不副实".在重动句的结构方面,各家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侧重不同的事实基础,对句式内两个动词短语的句法关系和句法地位做出了不同分析,以状中结构、轻动词结构、话题/焦点结构为主流处理办法,同时也存在主谓结构和并列结构等分析方案.未来的研究如果在系统认识重动句句法特点的基础上展开跨语言的重动结构比较分析,则会达成更多共识.
文献关键词:
重动句;生成语法;句法动机;句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覃业位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覃业位-.汉语重动句的生成语法研究)[J].华中学术,2022(02):148-162
A类:
句法动机
B类:
重动句,生成语法,语法研究,拷贝,就此,结构限制,限制条件,格位,题元角色,轻动词,词语,点特征,名不副实,各家,下侧,对句,句式,动词短语,句法关系,流处理,处理办法,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分析方案,句句,句法特点,跨语言,结构比较,句法结构
AB值:
0.41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