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体物、直感与工笔、写意:唐代人物诗的摹"形"艺术
文献摘要:
以诗写人物在唐代臻于成熟,涌现诸多刻形肖貌之作.它们侧重于对人物外貌、衣饰、仪态、声音等外在可见部分的特征予以描摹,将人物的整体外形或外在形象的某一方面再现,"小"则多视角、动态呈现人物,"大"则意象、情景交融,体现出人物作为诗歌题材的巨大空间.在前代山水诗、咏物诗、宫体诗的基础上,对外在于创作主体的"客体"摹写技巧沿着工笔和写意两个途径发展,构成了唐代人物诗的摹"形"艺术范式;将人物的外在特征与所在情境结合、将客体观察与主观体验交融,写得情韵流动,展示出生动精微、神韵宛然的人物画卷.
文献关键词:
人物诗;形象艺术;客观描摹;人物写意
中图分类号:
[3]
艺术(J)
作者姓名:
胡婷婷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婷婷-.体物、直感与工笔、写意:唐代人物诗的摹"形"艺术)[J].华中学术,2022(01):77-86
A类:
人物诗,人物写意
B类:
体物,直感,工笔,唐代,写人,多刻,物外,外貌,衣饰,仪态,某一方面,多视角,动态呈现,情景交融,诗歌题材,大空间,前代,山水诗,咏物诗,宫体诗,创作主体,摹写,艺术范式,外在特征,主观体验,情韵,展示出,精微,神韵,宛然,人物画,画卷,形象艺术,客观描摹
AB值:
0.5118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