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汉语俗字确定的一个原则与三条标准
文献摘要:
汉语俗字与正字相对,俗字的确定依托于相对应的正字规范标准,从汉字发展史来看,这一问题的讨论从"书同文"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因为有了正字标准.秦汉之后的俗字由最初的错字发展而来,从个体的错字转变为一个俗字,必须经过社会大众的认同接受.错字与俗字的关系是个体书写和群体书写的关系,其本质区别由文字的社会属性决定,社会属性是确定俗字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依据.俗字的社会性原则体现在三条标准上:书写者标准,时代性标准,地域性标准.此外,古代字书、韵书、注疏等文献材料作为辅助标准.对待历史文献中的错字,在没有其他材料可证明为俗字时,需本着尊重客观事实的历史态度,以探明其正确字形为主要任务.
文献关键词:
汉语俗字;社会性原则;书写者标准;时代性标准;地域性标准
作者姓名:
黑维强;尹丹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黑维强;尹丹-.论汉语俗字确定的一个原则与三条标准)[J].中国文字研究,2022(01):129-144
A类:
书写者标准,时代性标准,地域性标准
B类:
汉语俗字,一个原则,正字,规范标准,汉字发展史,书同文,秦汉,错字,须经,社会大众,群体书写,其本质,本质区别,社会属性,社会性原则,字书,韵书,注疏,历史文献,明为,本着,客观事实,字形,主要任务
AB值:
0.2881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