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依画行曲":反思谭盾《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
文献摘要:
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关系入手,借助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绘画"与"摹本"概念,利普斯的"移情说"以及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探索该问题在哲学层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德语区艺术史中克利研究成果,观照谭盾作曲中的五种对话方式,尝试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诠释"依画行曲"的实质.
文献关键词:
谭盾;保罗·克利;主体性;主体间性;移情说;音乐与图画的转换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刊
作者机构: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刊-."依画行曲":反思谭盾《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J].思想与文化,2022(01):201-224
A类:
音乐与图画的转换关系
B类:
画行,谭盾,保罗,克利,画家,利多,多幅,画作,乐队,一观,作曲家,哥伦比亚大学,同名,博士论文,一手,视觉艺术,伽达默尔,绘画,摹本,利普斯,移情说,胡塞尔,主体间性,哲学层面,德语区,艺术史,观照,试以
AB值:
0.3723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