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干扰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测干扰对华北亚高山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不同干扰等级(未干扰、Ⅰ级干扰、Ⅱ级干扰)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及丰度,方差分析及NMDS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RDA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分布的相对贡献.[结果]不同干扰等级的森林土壤样品细菌群落丰度在门水平以酸杆菌门呈显著性差异且Ⅰ级干扰样地(S1)>Ⅱ级干扰样地(S2)>未干扰样地(N),在属水平以RB41属(S1>N>S2)、MND1属(S2>S1>N)差异显著.未干扰样地(N)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较低,随干扰加大,Ⅰ级干扰样地(S1)各项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提高.随干扰强度由Ⅰ级增至Ⅱ级,对应干扰样地S2各项指数较S1有所下降.适度干扰可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过轻或过重的干扰都将使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对3个样地细菌群落的差异分析表明,随干扰强度增大,干扰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变得显著.与未干扰样地相比,受干扰样地(Ⅰ、Ⅱ级干扰样地)土壤温度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钾、有效锌随干扰等级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这些土壤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门水平和属水平)结构影响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在门水平的模型解释量为63.13%,属水平的解释量为60.66%.其中有效氮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可解释15.61%(门水平)和18.56%(属水平)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论]不同强度干扰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了华北亚高山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构.
文献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干扰;细菌群落结构;土壤理化因子
作者姓名:
闫海冰;李璟;陈颂;周朵朵
作者机构:
太原工业学院 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00;山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引用格式:
[1]闫海冰;李璟;陈颂;周朵朵-.不同干扰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85-95
A类:
B类:
对华,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北亚,亚高山森林,森林土壤细菌群落,驱动机制,高通量测序技术,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NMDS,RDA,土壤理化性质,群落分布,相对贡献,土壤样品,酸杆菌,样地,S1,S2,RB41,MND1,菌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Alpha,多样性指数,增至,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钾,有效锌,先减,土壤因子,结构影响,模型解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可解释,不同强度,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理化因子
AB值:
0.2303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