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江苏省引进高粱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合江苏省种植的优异高粱种质资源,为江苏省高粱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来源的175份高粱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高粱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引进的高粱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分别为抗倒性>穗型>颖壳包被度>粒色>分枝>分蘖,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分别为千粒重>穗粒重>节数>抽穗期>株高>穗长>发芽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抽穗期与节数、穗粒重、千粒重、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发芽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穗粒重、节数、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发芽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节数、穗长、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发芽指数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688%,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1.390%,载荷较高的性状有抽穗期、节数,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0.813%,穗长和单穗粒重载荷较高,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7.033%,发芽指数特征向量值明显高于其他性状,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6.451%,千粒重特征向量值明显高于其他性状.聚类分析将175份高粱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可选择类群Ⅰ-2、类群Ⅲ、类群Ⅳ的优异种质进行种质创新.[结论]引进的高粱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筛选出一批在江苏种植表现为早熟、矮秆、千粒重大、穗粒重高、耐穗发芽的优异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宜江苏种植的高粱品种提供了基础材料.
文献关键词:
高粱;引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一中;李春宏;孟珊;张香桂;徐鹏;郭文琦;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聂萌恩;柳青山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一中;李春宏;孟珊;张香桂;徐鹏;郭文琦;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聂萌恩;柳青山-.江苏省引进高粱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32-42
A类:
B类:
高粱种质,表型性状,性状遗传,遗传多样性分析,合江,种质创新,品种选育,不同来源,多样性指数,统计方法,农艺性状,质量性状,抗倒性,穗型,颖壳,包被,粒色,分枝,分蘖,数量性状,千粒重,节数,抽穗期,株高,穗长,发芽指数,表型变异,累计贡献,重载,特征向量,类群,资源类型,批在,种植表现,早熟,矮秆,穗发芽,优异种质资源,高粱品种,引种
AB值:
0.25478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