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疫情下的三个空间小事
文献摘要:
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40年来逐渐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发生了一次质的转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热议的街区制和开放社区,虽然在随后整治开墙破洞的争议中也曾有波动,但自疫情管控开始全面息声.不仅封闭社区高墙难破,连四通八达自带开放基因的胡同都层层设防;单位大院的活动空间不仅未能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反而内部分隔加剧,形成更多更小的割据空间;从学校到社区,有归属的空间借此进一步加强管控;甚至近些年已经逐步开放的城市公园也围篱设栅,回归有墙空间.凡此种种,驱使怀抱"开放""公共""空间共享"等社会理想的规划工作者反思非常情境下城市空间的应对.两年半来,大多数城市都经历过严苛的封控,每个人身边的生活空间或潜移默化,或一夜春风,都悄然发生变化,哪怕今天习以为常的空间和行为规则,相比疫情前也已大相径庭.看身边的变化,回顾城市空间的理想,正当其时.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刘宛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宛-.疫情下的三个空间小事)[J].城市规划学刊,2022(03):7-8
A类:
B类:
小事,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城市工作,街区制,开放社区,破洞,疫情管控,封闭社区,高墙,四通八达,自带,带开,胡同,设防,单位大院,活动空间,城市生活,分隔,割据,加强管控,城市公园,凡此种种,驱使,怀抱,空间共享,社会理想,规划工作,下城,年半,严苛,身边,生活空间,间或,潜移默化,一夜,春风,悄然,哪怕,习以为常,行为规则,大相径庭,顾城
AB值:
0.5776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