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维视角下高密度街区开放空间供需匹配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文献摘要:
在中心城区普遍存在的高流动、高密度、高强度背景下,存量时期通过释放部分附属绿地公共性、优化社区级以下开放空间配置,能够解决公共需求增加与可分配资源不足的矛盾.其中,微观尺度精准的供需评估和潜力识别是实现配置优化的前提.论文以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为例,通过建立街区三维模型以及包含城市公园、广场、建筑底层附属绿地、空中花园和廊道等在内的开放空间数据库,采用3D-GIS可达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公有开放空间稀缺度、附属开放空间充足度、公共—附属开放空间互补度等,比较街区不同类型开放空间以及不同高度建筑的供给差异,识别开放空间供给溢出区、平衡区和不足区,并提出基于附属绿地率转移的联合公共化、空中公共化和就地公共化的思路.研究能够释放附属绿地的活力,加大不同类型高密度城区社区级以下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密度,建构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开放空间系统,促进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向精准化转变.
文献关键词:
开放空间;3D空间分析;供需匹配;高密度街区
作者姓名:
江海燕;梁挚呈;肖希;吴玲玲
作者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海燕;梁挚呈;肖希;吴玲玲-.三维视角下高密度街区开放空间供需匹配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J].城市规划,2022(11):42-51
A类:
B类:
三维视角,高密度街区,街区开放,供需匹配,珠江新城,中心城区,高流动,附属绿地,公共性,区级,空间配置,公共需求,需求增,分配资源,微观尺度,供需评估,配置优化,新城核心区,城市公园,广场,空中花园,廊道,空间数据库,可达性分析,公有,稀缺,不同高度,平衡区,绿地率,公共化,就地,高密度城区,公共开放空间,建构水平,空间系统,城市空间规划,空间规划设计,空间分析
AB值:
0.3617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