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文献摘要:
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态度直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有效实施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共存机制.迄今,学术界鲜有从原住民认知与意愿角度探讨野生动物肇事的成果,基于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449份有效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数据,论文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武夷山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多数原住民经历过野生动物肇事,其农作物及牲畜受到严重损害,野猪(Sus scrofa)为研究区域主要的肇事动物.(2)种群数量增加、食物短缺和生存空间受限是野生动物肇事的主要原因.(3)学历、经历及认可政府应对肇事的方式对原住民防范野生动物肇事意愿的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遵循生态规律、保护栖息地、提升认知与意愿、实行社区共管、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以及引入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等对策,希望能够深化对野生动物肇事特征及机理的科学认识,为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推进国家公园人与野生动物和谐提供政策参考.
文献关键词:
野生动物肇事;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武夷山国家公园
作者姓名:
陈哲璐;程煜;周美玲;徐玲琳;祁新华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哲璐;程煜;周美玲;徐玲琳;祁新华-.国家公园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肇事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J].生态学报,2022(07):2698-2707
A类:
B类:
原住民,野生动物肇事,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保护政策,有效实施,共存机制,自然保护地,见报,深度访谈,多分类,牲畜,野猪,Sus,scrofa,种群数量,食物短缺,生存空间,空间受限,政府应对,民防,栖息地,社区共管,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赔偿,科学认识,解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政策参考
AB值:
0.2047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