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
文献摘要:
探究竹子化学计量特征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对于了解其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适应策略至关重要.对武夷山沿海拔分布的五种典型竹子叶、枝、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H)进行两个生长阶段的测定.结果显示不论生长阶段的变化,各器官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C含量,且秆的N、P含量变异系数要显著大于叶片和竹枝,但不同生长阶段并未改变秆的N ∶P(12∶1).毛竹4月份枝和8月份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降低,而箬竹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和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竹秆N含量对生长阶段变化的响应.竹叶N和秆的N、P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内稳性调控机制,但竹枝N、P的内稳性特征表现不明显.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武夷山五种竹子偏向于选择维持叶N含量的内稳态机制,另一方面调节秆N、P含量的协变来应对海拔和生长阶段变化中养分的利用策略.
文献关键词:
竹子;海拔梯度;交互作用;养分含量;化学计量内稳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俊;王满堂;袁景西;程林;吕敏;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7;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枣庄 277160;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上饶 334500;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俊;王满堂;袁景西;程林;吕敏;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05):1854-1864
A类:
B类:
武夷山,竹子,子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生长阶段,化学计量特征,生理生态,生态特征,适应策略,海拔分布,内稳态,各器官,竹枝,未改,毛竹,箬竹叶,竹秆,调控机制,内稳性特征,特征表现,总而言之,变来,利用策略,海拔梯度,养分含量,化学计量内稳性
AB值:
0.313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