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等离子屏蔽效应下飞秒激光照射金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献摘要:
采用耦合了双温度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飞秒激光烧蚀金箔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考虑了非傅里叶效应,探究了不同激光能流密度下等离子体羽流的屏蔽作用.根据密度分布将激光烧蚀过程中的金箔划分为过热液体层、熔融液体层和固体层,并比较了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过热液体层表面发生的相爆炸沸腾现象以及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等离子体的屏蔽比例几乎呈线性增大.在激光的烧蚀过程中,金箔的上表面最先经历液体层以及过热液体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液体层和过热液体层逐渐向金箔底部移动.过热液体层发生体积移除的相爆炸沸腾是金箔烧蚀的主要方式,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爆炸沸腾发生的时间提前,并且结束的时间相应延后,持续时间变长.
文献关键词:
飞秒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屏蔽;分子动力学;爆炸沸腾
作者姓名:
陈学龙;李凌
作者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引用格式:
[1]陈学龙;李凌-.等离子屏蔽效应下飞秒激光照射金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2(02):75-82
A类:
过热液体,爆炸沸腾,屏蔽比例
B类:
屏蔽效应,激光照射,金箔,分子动力学模拟,双温度模型,分子动力学方法,飞秒激光烧蚀,传热过程,能流密度,羽流,屏蔽作用,密度分布,熔融,融液,激光能量密度,下过,表面温度,最先,移除,主要方式,延后,变长,等离子体屏蔽
AB值:
0.203554
相似文献
超音速高密度喷流对撞过程中的高效能量转移
张喆;远晓辉;张翌航;刘浩;方可;张成龙;刘正东;赵旭;董全力;刘高扬;戴羽;谷昊琛;李玉同;郑坚;仲佳勇;张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上海交通大学,IFSA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 523808;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83;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 10087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威海 2642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