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嵌锂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文献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不同数量的锂离子引起的硅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嵌锂过程中形成LixSi(x=1、2、2.4、4.4)合金相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采用LST/QST方法计算过渡态,模拟合金体相中的锂离子迁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锂数量的增加,硅晶胞的体积在不断增大;Lix Si合金相的形成能为负值,表明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和硅原子可以自发形成这些合金相,其中Li7 Si3合金最容易形成;随着嵌锂量的增加,锂离子在费米能级处s轨道提供的电子数逐渐增加,锂硅合金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数量呈增大趋势,表明锂硅合金的导电性越来越优;常温下Li2 Si体相中很难直接形成锂离子空位,但锂离子空位的迁移过程很容易发生.
文献关键词:
硅负极;锂硅合金;第一性原理;嵌锂行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天齐;闫共芹;王康
作者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 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 柳州5456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天齐;闫共芹;王康-.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嵌锂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2(01):31-37
A类:
嵌锂行为,LixSi,锂硅合金
B类: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第一性原理研究,基于密度,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硅材料,晶体结构,合金相,形成能,电子结构,LST,QST,过渡态,相中,锂离子迁移,迁移过程,晶胞,负值,Li7,Si3,费米能级,电子数,导电性,常温下,Li2,空位,硅负极
AB值:
0.3012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