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用甲壳素纳米片构建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文献摘要:
为克服硅在储锂时的剧烈体积膨胀,目前文献报导了许多用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等先进碳材料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这些碳材料的高成本和低产量使它们难以满足工业大生产的需求.木文以水热反应剥离出的甲壳素纳米片(CN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硅为原材料,通过简单的混合和干燥过程,得到CNs,PVA和纳米硅组成的块状复合材料CNs-Si-PVA,实现PVA和CNs对纳米硅的包覆.高温热解后,CNs衍生的二维碳材料(2DC)和PVA衍生的无定形碳共同包覆纳米硅形成硅碳复合材料2DC-Si-C.碳包覆能有效缓冲硅负极材料在重复脱锂/嵌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提高导电性,使合成的2DC-Si-C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在1.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经过300圈循环后,2DC-Si-C复合材料仍保留760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测试中,在2.0 A·g-1的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首次放电能发挥出865 mAh·g-1的比容量.绿色环保的碳前驱体、简单的加工方法以及优异的储锂性能,使2DC-Si-C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LIBs)的负极材料.
文献关键词:
甲壳素;二维(2D)碳纳米片;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硅碳复合材料
作者姓名:
刘大进;麻景淇;高凌峰;蔡杰;余创;谢佳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省天然高分子基医用材料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大进;麻景淇;高凌峰;蔡杰;余创;谢佳-.用甲壳素纳米片构建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J].稀有金属,2022(09):1125-1132
A类:
2DC
B类:
甲壳素,纳米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前文,报导,石墨烯,碳纳米管,先进碳材料,材料制备,硅碳复合材料,低产量,大生产,水热反应,CNs,聚乙烯醇,PVA,纳米硅,干燥过程,块状,Si,高温热解,二维碳材料,无定形碳,碳包覆,有效缓冲,硅负极材料,嵌锂,体积变化,高导电性,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大电流密度,mAh,放电比容量,碳前驱体,加工方法,储锂性能,下一代,LIBs
AB值:
0.263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