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认识现状
文献摘要: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的发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血运重建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这一直被认为是限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长期疗效的最主要的并发症。药物洗脱支架(DES)是为了对抗ISR而开发,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但ISR的发病率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约10%。DES再狭窄的确切原因仍有争议,尚未完全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药物、ISR部位冠状动脉内成像等都被认为是ISR的可能机制。多种生物、机械和技术因素可能错综复杂的导致ISR,为避免PCI术后再狭窄,降低可控因素及针对性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文献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琦;李晓霞;孟帅;许戈;高春燕;赵珠勋;张腾腾;左梅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四川 眉山 62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琦;李晓霞;孟帅;许戈;高春燕;赵珠勋;张腾腾;左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认识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2(05):42-47,52
A类: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B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认识现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内支架,支架植入,血运重建,重建方法,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冠状动脉支架置入,长期疗效,药物洗脱支架,DES,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成像,可能机制,技术因素,错综复杂,术后再狭窄,可控因素,高危因素
AB值:
0.1871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