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针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有接诊的患者,同时需要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有179例,应用的是含氟尿嘧啶类药物方案来进行化疗,并在接受化疗之后,对于不同的周期的患者,应用12导联心电图(BCG),与心肌酶,还有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指标,对于患者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进行监测,包括其整体的严重程度还有出现心脏毒性时的化疗周期数。结果 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价,154例在接受化疗之后ECG的异常发生率与心肌酶的升高,都会随着患者的化疗周期的增加而有所提升;而患者的LVEF在减低之后,会随着化疗的周期提升而有所降低,ECG发生异常之后,主要的表现就是ST-T的改变(25.3%),以及心律的失常(23.4%),包括QT间期的延长(15.6%),这种情况大部分出现在化疗的第3周期之后,患者常见的表现就是会出现多种的ECG异常。氟尿嘧啶出现相关的心脏毒性在严重程度上,主要为登记就是Ⅰ级和Ⅱ级。结论 氟尿嘧啶类的药物,在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相关的心脏毒性大部分都是轻度的,而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ECG有异常,导致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等病变,其发生率可能和氟尿嘧啶的累积量有着一定的关联。
文献关键词:
氟尿嘧啶;结直肠癌;心脏毒性;临床疗效
作者姓名:
周殿友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周殿友-.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2(03):77-79
A类:
B类: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分析,接诊,结直肠癌患者,含氟,心电图,BCG,心肌酶,有心,左室射血分数,LVEF,化疗周期,期数,ECG,减低,ST,QT,间期,分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AB值:
0.1544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