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源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CO2通量的变化
文献摘要:
为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碳排放的影响,选取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的未退化(No degraded,ND)、中度退化(Moderate degraded,MD)和重度退化(Serious degraded,SD)高寒草甸,利用LI-8100A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CO2通量.结果表明:草地退化能够显著降低高寒草甸CO2通量.未退化高寒草甸CO2通量为12.44 μmol/(m2·s),显著高于重度退化高寒草甸4.64 μmol/(m2·s),中度与重度退化草甸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在重度退化区最高,全磷含量表现出相反趋势;速效养分随着退化的加剧逐渐减少.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植被特征中杂类草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是降低CO2通量的关键因子,各土层中土壤pH,0~2、2~5 cm 土壤细砂粒比例和5~10 cm 土壤全磷含量为关键因子,均与CO2通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引起植被类型和土壤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CO2通量发生变化,且不同土层关键因子具有差异,因此,研究黄河源高寒草甸碳排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植被类型和土壤变化.
文献关键词:
CO2通量;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土壤特征;随机森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华方;李希来;苏晓雪;金立群;张静;阿卓毛世吉;刘凯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宁810016;湟源县草原站,青海湟源812100;青海省草原总站,西宁8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华方;李希来;苏晓雪;金立群;张静;阿卓毛世吉;刘凯-.黄河源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CO2通量的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22(12):1544-1552
A类:
B类:
黄河源,草甸退化,草地退化,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未退,No,degraded,ND,Moderate,MD,重度退化,Serious,LI,8100A,外气,气体分析仪,退化高寒草甸,退化草甸,全氮含量,退化区,全磷含量,速效养分,随机森林模型,植被特征,杂类,盖度,地上生物量,关键因子,中土,细砂,砂粒,土壤全磷,植被类型,土壤特征,征发,不同土层
AB值:
0.30825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