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炎症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手术治疗的43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血小板(PLT)、嗜酸细胞(E)、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嗜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ELR)、嗜酸细胞与血小板比值(EP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和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低FAR、低EPR、低FIB组比较,高FAR、高EPR、高FIB组间质浸润深度>1/2肌层患者比例高且ⅠA期患者比例低(P<0.05);高EPR组Ⅲ期患者比例高于低EPR组(P<0.05);高FIB组ⅡA期患者比例高于低FIB组(P<0.05).高SII、高NE、高PLT组肿瘤病灶≥4 cm患者比例高于低SII、低NE、低PLT组(P<0.05).高M、高E组伴有淋巴转移患者比例高于低M、低E组(P<0.05).与低PLR组比较,高PLR组中分化患者比例低(P<0.05),而低分化患者比例高(P<0.05).NLR、LMR、ELR、L、Alb水平在宫颈癌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病灶大小、淋巴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脉管浸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外周血NE、PLT、M、E、FIB水平以及FAR、EPR、SII、PLR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为术前评估宫颈癌患者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文献关键词:
宫颈癌;炎症指标;临床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小凡;刘贵朋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小凡;刘贵朋-.外周血炎症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07):627-632
A类:
B类:
外周血炎症指标,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PLT,嗜酸细胞,FIB,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ELR,EP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间质浸润,浸润深度,肌层,肿瘤病,淋巴转移,低分化,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脉管浸润,术前评估,患者病情
AB值:
0.210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