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本院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治疗有效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评分(20.33±0.29)显著低于对照组(28.65±0.36)(P<0.05).治疗前,两组SD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评分(3.44±0.13)显著低于对照组(6.12±0.11)(P<0.05).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88.36±1.05)显著高于对照组(71.53±1.0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可以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效率.
文献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心理干预治疗;社会功能缺陷;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乘洋;蔡静;王传鹏
作者机构: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乘洋;蔡静;王传鹏-.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心理月刊,2022(21):70-71,179
A类:
B类:
临床价值,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上接,接受心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治疗有效率,x2,总有效率,干预应用,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率,心理干预治疗
AB值:
0.2013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