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偶然情绪和群体认同对公平决策的交互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偶然情绪和群体认同对公平决策的交互影响.方法 招募79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为被试,用经典情绪视频材料分别诱发随机分配产生的3组人群的3种偶然情绪:开心组(n=20)、愤怒组(n=35)和悲伤组(n=24);用E-Prime 2.0软件编制修订的"最后通牒博弈"(UG)任务来测量公平决策,用4种提议方案控制决策的公平程度,设置10元为博弈金额,以5&5为公平分配方案,其他方案将随着被试所得金额数降低而降低其分配的公平程度;用与被试专业相同(心理学)的提议者为内群体、与被试专业不同(其他专业)的提议者为外群体来测量群体认同.实验流程为:要求被试执行UG任务,过程中随机呈现提议者身份.实验设计为:3(偶然情绪:开心、愤怒、悲伤)×2(提议群体:内群体、外群体)×4(提议方案:5&5,7&3,8&2,9&1;注:下划线金额为分配给被试的).实验流程为:要求三组被试执行UG任务,过程中随机呈现提议者身份.结果 ①3种情绪诱导后的水平分别高于诱导前,且每一组的前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开心:t=-4.395,P<0.001;愤怒:t=-12.717,P<0.001;悲伤:t=-5.127,P<0.001).由此表明本实验的情绪诱发有效.②提议方案主效应显著(F(3,74)=251.100,P<0.001).4种提议方案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部为P<0.001),且被试的接受率随方案的不公平程度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③偶然情绪主效应显著(F(2,76)=3.344,P=0.041<0.05),且愤怒组与悲伤组差异显著(P=0.049<0.05);④群体认同主效应显著(F(1,76)=27.837,P<0.001),内群体提议的接受率(M=0.554)显著高于外群体提议的(M=0.442).⑤提议方案与偶然情绪交互效应显著(F(6,228)=2.635,P=0.017<0.05).7&3提议方案(当提议者7元、被试3元)时,愤怒组的接受率(M=0.697)显著高于悲伤组(M=0.435)(P=0.012<0.05),而其他3种提议方案下,两组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⑥提议方案与群体认同交互效应显著(F(3,228)=9.601,P<0.001).除公平分配方案(5&5),内群体提议者与外群体提议者的接受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全部P<0.001),且对内群体提议的接受率分别大于外群体提议的,接受率随公平程度的下降而下降.结论 ①偶然情绪影响公平决策,表现为人们在高确定性偶然情绪下,更易接受不公平分配;在低确定性偶然情绪下,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分配.②群体认同影响公平决策,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内群体成员提议的不公平分配方案,而倾向于拒绝外群体成员提议的不公平分配方案.③偶然情绪、群体认同对公平决策的交互影响中,存在内群体偏爱现象,据此推测认知比情绪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更强.
文献关键词:
公平决策;公平规范执行;偶然情绪;群体认同;最后通牒博弈
作者姓名:
曾翠芳;郭曼茹;彭彩妮;王晓丽;陈幸明;彭君媛;雷朝艳;夏寒雪;党彩萍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1436;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广东 广州 51050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翠芳;郭曼茹;彭彩妮;王晓丽;陈幸明;彭君媛;雷朝艳;夏寒雪;党彩萍-.偶然情绪和群体认同对公平决策的交互影响)[J].心理月刊,2022(03):10-14,172
A类:
下划线,公平规范执行
B类:
偶然情绪,群体认同,同对,公平决策,交互影响,招募,心理学专业,随机分配,组人,开心,愤怒,悲伤,Prime,编制修订,最后通牒博弈,UG,控制决策,金额,公平分配,分配方案,额数,提议者,外群体,实验设计,配给,情绪诱发,发有,主效应,不公,交互效应,情绪影响,高确定性,绝不,群体成员,偏爱,爱现
AB值:
0.1811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