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和生物炭对其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重点开展了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不同下垫面初期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等研究,并通过多途径表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研究了原生物炭(BC)、改性铁生物炭(BC-Fe)、磁性改性铁生物炭(BC-Fe3O4)等不同生物炭材料对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和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不同下垫面类型(交通主干线、居民区内道路、屋面、公园绿地、停车场)地表径流中单位面积产生的TN和TP污染负荷量分别为4.17 kg/(hm2·a)、2.82 kg/(hm2·a)、0.88 kg/(hm2·a)、0.69 kg/(hm2·a)、0.62 kg/(hm2·a)和0.78 kg/(hm2·a)、0.56 kg/(hm2·a)、0.13 kg/(hm2·a)、0.06 kg/(hm2·a)、0.18 kg/(hm2·a),交通主干线地表径流中产生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最高,但由于居民区内道路汇水面积是交通主干线的4.76倍,故居民区内道路地表径流中产生的TN和TP总污染负荷量最高;BC-Fe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最佳,而BC-Fe3O4材料可实现吸附剂的二次回收利用;在弱酸性条件下,3种生物炭材料对溶液中NO3--N和PO43-的吸附容量最高,其吸附规律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BC-Fe材料对实际污染水体中TN和TP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24.24 mg/g和3.58 mg/g,所需添加量最少,使用成本最低,但BC-Fe3O4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回收性、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不同的铁改性方法导致了生物炭对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机制存在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生态拦截与控制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氮磷;污染负荷;改性生物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瀚文;张志勇;郭文景;王小治;刘海琴;张迎颖;周庆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瀚文;张志勇;郭文景;王小治;刘海琴;张迎颖;周庆-.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和生物炭对其氮磷去除效果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02):120-131,150
A类:
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初期降雨地表径流,城市降雨径流污染
B类:
典型城市,污染特征,氮磷去除,去除效果,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受纳水体,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环境,环境安全,城市景观,造成危害,无锡,现场监测,同下,污染物浓度,污染负荷,多途径,吸附动力学,BC,磁性,Fe3O4,生物炭材料,吸附性能,削减效果,下垫面类型,主干线,居民区,内道,屋面,公园绿地,停车场,单位面积,负荷量,hm2,积污,汇水面积,故居,路地,吸附效果,吸附剂,回收利用,弱酸性,酸性条件,PO43,吸附容量,吸附规律,准二级动力学,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污染水体,成本最低,可回收性,二次污染,铁改性,改性方法,拦截,控制工程,改性生物炭
AB值:
0.2482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