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缺血后处理抗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急性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然而介入手术后快速地恢复血流容易导致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致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如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等.缺血后处理具有抗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可以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进行调控,最终发挥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缺血后处理抗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本文将对缺血后处理抗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汇总和详细的阐述,为预防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再灌注损伤;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梅峻豪;李嘉;李绍钦;秦立昊;朴则宇;贾中芝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江苏 常州,213003;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河南新乡,453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梅峻豪;李嘉;李绍钦;秦立昊;朴则宇;贾中芝-.缺血后处理抗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J].手术电子杂志,2022(05):55-59
A类:
B类:
缺血后处理,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急性缺血,缺血性疾病,危急重症,介入手术,手术后,介入术后,病理过程,细胞自噬,细胞焦亡,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相关机制,总和
AB值:
0.1567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