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通向城乡韧性的蓝绿空间整体规划研究:概念框架与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面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城市化生态环境问题,城乡韧性是区域国土空间发展的新目标.蓝绿空间是一个内在紧密联系的自然、人工绿色空间和水体的网络系统,能以一种缓和接纳与适应互动的方式来消解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减小气候变化影响和人工建设扰动,提供多样化的复合功能.本文通过界定城乡蓝绿空间概念内涵、复合生态功能及其与城乡韧性目标价值的契合关系,构建"韧性目标—资源识别—整体布局—差异管控"的城乡蓝绿空间整体规划概念框架,提出整合与协调的多尺度蓝绿空间规划(蓝绿廊道网络构建、蓝绿开放空间规划和蓝绿基础设施布置)和基于样条分区的管控途径,旨在提升水文生态绩效与复合功能服务,从而提高城乡韧性.
文献关键词:
城乡韧性;蓝绿空间:整体规划;概念框架;实现路径
作者姓名:
余俏;杜梦娇;李昊宸;汤西子;李晓燕
作者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 611756;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引用格式:
[1]余俏;杜梦娇;李昊宸;汤西子;李晓燕-.通向城乡韧性的蓝绿空间整体规划研究:概念框架与实现路径)[J].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22(03):347-359
A类:
城乡韧性
B类:
通向,蓝绿空间,整体规划,规划研究,概念框架,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国土,国土空间,空间发展,绿色空间,网络系统,缓和,接纳,小气候,工建,复合功能,空间概念,概念内涵,生态功能,目标价值,契合关系,整体布局,空间规划,绿廊,廊道,网络构建,开放空间,蓝绿基础设施,设施布置,样条,管控途径,升水,水文生态,生态绩效,高城
AB值:
0.3752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