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三生空间"判别的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优化研究
文献摘要:
桑基鱼塘景观具有多维度的水陆交互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提升基塘系统蓝绿空间的"融合性".将基于蓝绿空间的基塘农业景观作为整体进行保护,为基塘农业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以西江下游江门市睦洲镇至大鳌镇段及周边基塘为研究区域,通过1980-2020年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基塘农业景观各组成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基塘农业景观"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划定基塘农业景观的"三生空间".结果表明:1980年研究区蓝绿斑块呈镶嵌状,融合性较好;2000年起至今的沿江蓝绿空间要素逐渐割裂分离.水域、基塘、林地草地、耕地园地面积均不断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改变了基塘蓝绿空间结构和功能,使得基塘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降低.优化后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占比分别为30.19%、35.15%、34.66%,空间融合性更强.可得到以下结论: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是由"江—驳岸—涌—渠堑—基—塘"镶嵌交错而成的复杂景观格局空间结构,是人与珠江复合三角洲地貌相互适应之后的结果,体现了先民长期适应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生态智慧."江—驳岸—涌"及驳岸绿化对应于"三生空间"中生态敏感性和重要性较强的生态空间,其所代表的水陆交错带结构和功能组织具有波动性、动态性、疏离性和边缘性等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珠三角基塘农业"三生空间"形成的内在逻辑,探讨了衔接"三生空间"识别与土地利用多功能优化布局的蓝绿空间体系研究路径,丰富了"三生空间"的内在机制研究.
文献关键词:
三生空间;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智慧;韧性
作者姓名:
郭婉琪;王顺涛;李晖;高伟;陈燕明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婉琪;王顺涛;李晖;高伟;陈燕明-.基于"三生空间"判别的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优化研究)[J].园林,2022(03):113-121
A类:
蓝绿空间体系
B类:
三生空间,珠三角,体系优化,桑基鱼塘,融合性,基塘农业,农业景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科学指导,西江下游,江门市,大鳌镇,土地转移矩阵,矩阵分析,组成要素,时空变化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定性定量,划定,斑块,镶嵌,起至,沿江,空间要素,割裂,水域,林地,草地,园地,工矿,生活活动,结构和功能,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活空间,空间融合,驳岸,景观格局,珠江,三角洲,貌相,相互适应,先民,适应环境,生态智慧,应于,生态敏感性,生态空间,水陆交错带,带结构,功能组织,波动性,疏离性,边缘性,土地利用多功能,多功能优化,优化布局,研究路径,内在机制,农业文化遗产
AB值:
0.2739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