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五输穴向心流注与"天六地五"
文献摘要:
"十一脉"经脉模式是古人在"天六地五"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古典经脉模式,此模式与当今盛行的"十二脉"经脉模式不同.五输穴向心流注的形成是在"十一脉"经脉模式下,古人将四肢散在的经验有效处、脉动处、肢体末端、体表凹陷处整合在一起,向心性流注,根据"天六地五"思维模式,即阳经腧穴有六,阴经腧穴有五.古人的"时空一体观"与"天六地五"赋予了五输穴在经脉理论中重要的地位.两种经脉模式各有其深远意义,目前无法有效融合,作为针灸从业者都应知悉,不可偏废.
文献关键词:
五输穴;向心流注;"天六地五";"十一脉"经脉模式;"十二脉"经脉模式;"时空一体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永康;伏秀霞
作者机构: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临沂27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永康;伏秀霞-.五输穴向心流注与"天六地五")[J].中医学报,2022(01):46-49
A类:
向心流注
B类:
五输穴,经脉,古人,思维模式,盛行,四肢,脉动,凹陷处,合在一起,向心性,腧穴,时空一体,一体观,脉理,有效融合,针灸,知悉,不可偏废
AB值:
0.26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