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上游水稻耐热性鉴定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文献摘要:
水稻耐热性一直是我国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高温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已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加快培育具有耐高温特性的高产水稻品种迫在眉睫.通过对125个水稻亲本和品种材料开展耐高温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结实率的变化特征,构建了"长江上游自然高温与人工模拟高温鉴定相结合、高温结实率稳定性与高温绝对结实率相结合"的开花期耐热性评价方法,将耐热性分为1,3,5,7,9级共5个级别,分别表示强耐热、耐热、较耐热、不耐热和极不耐热.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该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定出既具有较高耐热性又具有较高结实率表型的优质水稻亲本和品种;在西南高温地区筛选的品种和亲本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如富优1号,泸优727,Ⅱ优602等品种材料,R21,SCR12,泸恢602等恢复系材料和陵1B,内香6B,内香3B等保持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提高了稳定性要求,而且考虑了生产实际中绝对结实率这一重要生产指标,耐热品种的划分标准更加严格,评价过程契合生产实际,评级标准适合高温热害区;在耐热性品种选育方面,抓紧培育具有高耐热性的水稻保持系是加速耐高温高产型水稻育种的突破口.
文献关键词:
长江上游;耐热性;水稻;种质资源;选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焦颖瑞;李玲依;杨仕会;胡健;曹红宇;刘雨菲;雷震胜;张红梅;王兵兵;霍帅宗;杨正林;李耘;杨波;何光华;姚贺盛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焦颖瑞;李玲依;杨仕会;胡健;曹红宇;刘雨菲;雷震胜;张红梅;王兵兵;霍帅宗;杨正林;李耘;杨波;何光华;姚贺盛-.长江上游水稻耐热性鉴定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39-50
A类:
SCR12
B类:
长江上游,游水,定模,构建与应用,水稻育种,育种工作,减产,耐高温,高温特性,高产水,水稻品种,亲本,高温试验,高温胁迫,胁迫条件,结实率,人工模拟,开花期,耐热性评价,不耐,极不,高耐热,优质水稻,和亲,等品,R21,恢复系,1B,6B,3B,等保,保持系,生产实际,生产指标,耐热品种,划分标准,评价过程,评级标准,高温热害,品种选育,抓紧,高温高产,高产型,种质资源
AB值:
0.350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