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种治疗牙龈退缩术式的根面覆盖和美学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使用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分别联合信封技术、隧道技术(tunne technique,TUN)和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vestibular incision subperiosteal tunnel access,VISTA)治疗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的手术效果,分析这3种术式在根面覆盖和美学效果上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的患者87例,共324颗伴有GR的患牙,分别使用信封技术+CTG、TUN+CTG、VISTA+CTG进行根面覆盖.在基线和术后6个月时分别检查患者的相关牙周状况,并由2名牙周专科医师各自使用根面覆盖美学评分(root coverage esthetic score,RES)和黏膜瘢痕指数(mucosal scarring index,MSI)对术后美学效果评分.使用t检验比较基线和术后6个月时患者GR深度和角化牙龈(keratinized gingiva,KG)宽度的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术式GR深度和KG宽度改变量之间的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术式、同一术式在不同牙位以及各牙位使用不同术式的根面覆盖率(percentage of root coverage,PRC)、RES和MSI的差异.结果 ·术后6个月时,KG平均增加(1.49±1.36)mm,3种术式KG的改变量存在显著差异(P=0.002).GR平均减少(2.37±1.37)mm,3种术式GR的改变量存在显著差异(P=0.000).平均PRC为(87.7±27.1)%,3种术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3).完全根面覆盖率(percentage of complete root coverage,PCRC)为74.0%,在3种术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信封+CTG组和VISTA+CTG组的不同牙位的RES存在显著差异(Penvelope=0.003,PVISTA=0.000).VISTA+CTG组的不同牙位MSI存在显著差异(P=0.000).3种术式之间,PRC仅在下颌前牙区存在显著差异(P=0.011);RES在下颌前牙区和下颌后牙区存在显著差异(PLA=0.001,PLP=0.034),下颌前牙区TUN+CTG组的评分较高,下颌后牙区TUN+CTG组和VISTA+CTG组的评分均较高;MSI在各个牙位分区均存在显著差异(PUA=0.011,PUP=0.000,PLA=0.003,PLA=0.001).结论 ·3种术式均可以达到改善GR和增宽KG的效果.若不考虑术者经验因素,TUN+CTG的根面覆盖和角化牙龈增量效果优于信封技术+CTG和VISTA+CTG.
文献关键词:
牙龈退缩;根面覆盖;信封技术;隧道技术;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
作者姓名:
孙文韬;孙梦君;谢玉峰;束蓉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引用格式:
[1]孙文韬;孙梦君;谢玉峰;束蓉-.3种治疗牙龈退缩术式的根面覆盖和美学效果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1):1550-1556
A类:
信封技术,tunne,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subperiosteal,+CTG,VISTA+CTG,gingiva,PCRC,Penvelope,PVISTA
B类:
牙龈退缩,美学效果,效果比较,观察使,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tissue,graft,technique,vestibular,incision,tunnel,access,gingival,recession,GR,手术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第九人,牙周病,TUN+CTG,牙周状况,专科医师,根面覆盖美学评分,root,coverage,esthetic,score,RES,瘢痕,mucosal,scarring,MSI,角化,keratinized,KG,不同术式,牙位,根面覆盖率,percentage,PRC,全根,complete,下颌前牙区,下颌后牙,PLA,PLP,PUA,PUP,增宽,术者
AB值:
0.238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