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掺杂多元金属铁基改性生物焦再生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为解决直接热解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焦吸附剂脱汞效率低和无法有效循环利用的问题,将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制备改性生物焦,利用比表面积测试法(BET)、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表征方法,探究O2体积分数与再生温度对再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掺杂改性生物焦表面附着的掺杂金属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生物焦的氧化活性,增加生物焦的氧化位点,因此双金属改性生物焦的汞脱除特性得到显著提高,其汞脱除特性强于单金属掺杂铁基生物焦和单铁基改性生物焦;再生时当氧气体积分数为3%时,样品不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样品孔隙结构,但存在无法有效补充消耗的晶格氧及化学吸附氧的问题;当氧气体积分数提高到7%时,O2与样品中的碳发生了剧烈的均相及非均相反应,导致孔隙结构坍塌,所以最佳的再生氧气体积分数为5%;再生温度400℃时无法将赋存在样品表面的汞化合物完全分解释放,影响再生效果,但再生温度太高,样品表面硅酸盐结构出现熔融状态,孔隙坍塌,活性组分被分解破坏,再生样品汞脱除特性大幅降低.因此,最佳再生条件为5%O2和600℃.
文献关键词:
生物焦;金属掺杂改性;汞脱除;热再生
作者姓名:
李泽鹏;贾里;刘丁赫;陈世虎;程鹏;樊保国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引用格式:
[1]李泽鹏;贾里;刘丁赫;陈世虎;程鹏;樊保国-.掺杂多元金属铁基改性生物焦再生机理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4552-4562
A类:
B类:
多元金属,金属铁,铁基,生物焦,再生机理,直接热解,生物质,吸附剂,脱汞,循环利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比表面积,测试法,BET,红外光谱分析,FT,表征方法,O2,再生温度,再生特性,金属掺杂改性,表面附着,氧化活性,加生,双金属,金属改性,汞脱除,脱除特性,单铁,氧气体积分数,燃烧反应,孔隙结构,晶格氧,化学吸附,吸附氧,非均相反应,坍塌,赋存,再生效果,硅酸盐,熔融状态,活性组分,热再生
AB值:
0.331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