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例
文献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轻烃(C6H14和C7H16)吸附、N2和CO2吸附、岩石热解、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以及Dent吸附热力学模型与Horvarth-Kawazoe(HK)、Barrett-Joyner-Halenda(BJH)孔隙结构理论解释模型,系统开展了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建立了页岩油吸附能力预测的数学模型和赋存状态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液态烃蒸气等温吸附实验和孔隙结构理论解释模型,可揭示一定范围孔隙中(孔径小于125nm)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特征.页岩中的吸附油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吸附油膜,其平均厚度随孔径增加呈Langmuir型吸附曲线增长.页岩油主要赋存于孔径小于25 nm的介孔中.当孔径小于3 nm时,孔隙内以赋存吸附油为主;当孔径大于3 nm时,孔隙内主要为游离油.页岩中的游离油量与孔缝空间、含油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吸附油量与脆性矿物含量、宏孔结构参数无相关性,与总有机碳(TOC)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微孔和介孔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轻烃类型以及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与埋深和成熟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关系,且有机质是页岩中吸附油的主控因素.镜质体反射率为0.75%是页岩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转变的成熟度界限,而镜质体反射率为0.85%~0.90%则是页岩"含油性高、可动性好"的最佳成熟度窗口下限.在延安地区,1000~1 200 m以深是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层段.
文献关键词:
页岩油;赋存特征;主控因素;轻烃吸附;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党伟;张金川;聂海宽;王凤琴;唐玄;蒋恕;魏晓亮;刘秋波;李沛;李菲;孙江涛
作者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6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山东东营 25702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十二采油厂 甘肃庆阳 745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党伟;张金川;聂海宽;王凤琴;唐玄;蒋恕;魏晓亮;刘秋波;李沛;李菲;孙江涛-.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例)[J].石油学报,2022(04):507-523
A类:
C7H16,Horvarth,Kawazoe,Halenda,125nm,轻烃吸附
B类:
微观赋存,赋存特征,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C6H14,N2,岩石热解,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手段,Dent,吸附热力学,热力学模型,HK,Barrett,Joyner,BJH,孔隙结构,结构理论,理论解释,解释模型,吸附能力,力预测,赋存状态,演化模型,液态烃,蒸气,等温吸附,吸附实验,吸附油,油膜,Langmuir,介孔,内主,游离油,油量,孔缝,含油饱和度,脆性矿物,矿物含量,孔结构参数,无相,总有机碳,TOC,黏土矿物,微孔,比表面积,孔体积,烃类,埋深,成熟度,变化关系,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可动性,含油性,下限,陆相页岩油,页岩油勘探,勘探开发
AB值:
0.3103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