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流沉积相土层结构对砂土液化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目前相关规范主要依据工程场地单点的测试数据进行砂土液化判别,而实际的三维土层结构可能非常复杂.研究土层结构对砂土液化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提高砂土液化判别结果准确度.分析2008年5月28日发生的松原MS地震和2010—2011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序列中砂土液化点的分布,结果显示:砂土液化点主要位于高弯度河流的沉积相地层,凹岸侧蚀、凸岸沉积形成的边滩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其顶部分布的黏土类不透水层有利于下伏饱和粉细砂等易液化土层的超孔隙水压累积;而辫状河流沉积相中,上覆黏土类不透水层间断分布特征明显.针对河流不同沉积相的土层结构建立简化场地模型,使用FLAC3D进行砂土液化数值模拟,揭示出不同土层结构中超孔隙水压力的累积、消散和渗流过程机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相土层结构对砂土液化场点的分布和地表变形具有显著影响.在合理的工程地质分区基础上,现有的液化判别方法有必要考虑场地的土层结构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河流相沉积;土层结构;砂土液化;数值模拟;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伟;齐亚坤;王浩宇;李金宇;张晓庆;沈超;冯伟栋
作者机构:
中国河北三河 065201 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合肥 230031 安徽省地震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伟;齐亚坤;王浩宇;李金宇;张晓庆;沈超;冯伟栋-.河流沉积相土层结构对砂土液化的影响研究)[J].地震学报,2022(04):665-676
A类:
液化点
B类:
河流沉积,沉积相,土层结构,相关规范,工程场地,单点,测试数据,砂土液化判别,非常复杂,高砂,松原,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序列,弯度,侧蚀,凸岸,二元结构,黏土,不透水层,粉细砂,辫状河流,相中,间断分布,FLAC3D,不同土层,中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渗流,流过,过程机制,场点,地表变形,工程地质分区,判别方法,河流相沉积
AB值:
0.2730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