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个微世纪有多长
文献摘要:
时间的测量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常用(机械式)秒表测量时间. 任何一个自身重复的现象均可作为时间的标准.在我国古代,人们用刻漏计时:在一容器中保持恒定水位,由通道向另一容器注水使液面升高,液体使浮子升起来指示时间.中国北宋的沈括设法减小温度影响黏性造成的误差,使计时达到较高精度.伽利略发现了摆的周期性,荷兰的惠更斯发明了擒纵机构保持摆的摆动,使得用摆这一周期现象计时成为可能.经过不断改进,用于实验室的精确的摆钟,其误差在一年中仅有几秒.20世纪初,人们开始运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计时,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晶体可将机械变形振荡转变为电振荡,到了20世纪40年代,石英晶体计时已发展为主要的计时标准,每天的误差约为0.1毫秒.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陈爱峰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爱峰-.一个微世纪有多长)[J].百科知识,2022(07):24-26
A类:
擒纵机构
B类:
多长,中学物理课程,机械式,秒表,漏计,注水,液面,浮子,升起,北宋,沈括,设法,小温,温度影响,黏性,伽利略,荷兰,惠更斯,斯发明,摆动,得用,一周,不断改进,摆钟,几秒,石英,压电效应,应计,时标,毫秒
AB值:
0.5303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