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讲话》引导下东北文学的勃兴——以周立波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实践为探讨中心
文献摘要:
1942年,解放区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的根本鹄的是要解决"为群众与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以及如何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社,1950年版,第10页).《讲话》明确指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文学创作的最初"原料",才能将文学创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社,1950年版,第21页).在《讲话》的引导与感召下,解放区的诸多知识分子摒弃以往的小资产阶级的旧有习气与创作风格,深入群众去改造与学习.其中,周立波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周立波不仅全程参与了《讲话》的酝酿、讨论和最终发表的全过程,而且还从自身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出发,宣扬与践行《讲话》精神.特别是1948年,周立波身体力行深入东北,参加土改运动,主编《文学战线》(后更名为《鸭绿江》),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值得我们珍视与深入探讨.尤其是今年恰逢《讲话》发表80周年与《鸭绿江》创刊7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以周立波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为探讨中心,勾连起其与《讲话》和东北文学的脉络谱系与深厚情缘,无疑具有别样的价值与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敏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敏-.《讲话》引导下东北文学的勃兴——以周立波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实践为探讨中心)[J].鸭绿江,2022(09):137-143
A类:
B类:
勃兴,周立波,文学活动,创作实践,解放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何为,毛泽东,明确指出,革命文艺,文艺工作者,无条件,全身心,工农兵群众,火热,文学创作,群众生活,感召,知识分子,摒弃,小资产阶级,旧有,习气,创作风格,深入群众,全程参与,酝酿,宣扬,身体力行,土改运动,主编,战线,更名,鸭绿江,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现代革命,革命史,文化史,一笔,珍视,恰逢,创刊,勾连,连起,情缘,别样,价值与意义
AB值:
0.3430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