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先秦思想家在历史进程问题上的理论贡献
文献摘要:
历史进程是先秦思想家关心的大问题.每逢重大历史转折,思想家们就会抱着以史为鉴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展开理论思考."殷周递嬗"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小邦周"为什么能够战胜"大邦殷"?周公经过艰苦的反思认识到,那是因为殷纣无德,所以失去天命;武王有德,所以从殷人手中接过天命.天命有德,不但周取代商如此,从前的商取代夏也是如此.天命来自上帝(天),但根据却是民心.由此,夏、商、周三个邦国在共时并立的关系之外,又有了历时接续的关系;而天命民心决定夏、商、周历时接续的伟大发现,则成为后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一通史传统的滥觞.春秋战国是社会结构总体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思想家再次在历史进程问题上聚讼纷争.在古今关系问题上,儒家内部有"法后王"还是"法先王"的争论;法家则坚持历史阶段论,阶段不同(异),治道相应地不同(宜).在历史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问题上,儒家、道家不情愿地承认历史在事实上是有进步的,但却情不自禁地认为历史又是一步步在堕落,今不如昔;最好的结果,儒家认为是再现尧舜那样的道德境界,道家则希望退回到曾经有过的小国寡民时代.在历史发展意义的问题上,《易传》提出只有矛盾运动,历史才能通、才能久的观点;阴阳五行家则发明了五德终始说,按照人为设定的五行相克的"原理",把朝代的更替绑定在木—金—火—水—土的循环周期上.百家观点虽有所不同,这反映了阶级立场或利益诉求的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突破了王朝体系,转而采用"古今""上古、中世、当今""五德"等范畴来再现历史.上述这些理论成就,构成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观念的基本内容,不但在内部驱动着通史精神的发展,还与后世的三统说、三世说及其他文化因素一道,凝聚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显示出独特而宝贵的文化价值.
文献关键词:
历史进程;周公;天命人心;王朝更替;诸子;古今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重跃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重跃-.先秦思想家在历史进程问题上的理论贡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11
A类:
法后王,今不如昔,天命人心
B类:
先秦,思想家,理论贡献,每逢,大历史,历史转折,以史为鉴,理论思考,递嬗,毫无疑问,为什么能,战胜,周公,艰苦,武王,人手,手中,接过,过天,从前,代夏,上帝,民心,周三,邦国,共时,并立,后世,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通,通史,史传,滥觞,春秋战国,社会结构,结构总体,发生巨变,聚讼,纷争,古今关系,先王,法家,历史阶段,阶段论,治道,退步,道家,情愿,承认,情不自禁,禁地,一步步,堕落,尧舜,那样,道德境界,退回,小国寡民,发展意义,易传,矛盾运动,史才,阴阳五行,行家,五德终始说,照人,相克,朝代,绑定,循环周期,百家,虽有,阶级立场,利益诉求,不约而同,转而,上古,中世,理论成就,基本内容,三统,三世,世说,文化因素,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顽强,强生,王朝更替,诸子
AB值:
0.4967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