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探索-预备-实施-持续模型进行《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推荐的动脉留置导管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并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标准》实施前后共纳入652人次外周动脉留置导管采血的实践行为及86名医护人员,进行质量审查,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拟定相应的对策.比较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采血行为依从性、知信行水平、采血效果、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标准》实施前相比,实施后,22项审查指标中12项依从性较差的审查指标执行率有提高(P<0.05);医护人员对于实践标准推荐的动脉留置导管采血行血气分析的知信行水平均有提高(P<0.05);采血时长缩短(P<0.05),动脉血气标本缺陷率、医护人员血液暴露发生率降低(P<0.05);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P<0.05),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标准》的实施可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延长外周动脉导管留置时间,改善采血效果,降低外周动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文献关键词: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庄文鹰;杨玉霞;顾莺;胡静;沈伟杰;陈伟明;陆春香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20110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201102 上海市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庄文鹰;杨玉霞;顾莺;胡静;沈伟杰;陈伟明;陆春香-.《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2(11):1623-1629
A类:
B类: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操作实践,实践标准,实施研究,预备,动脉留置导管,人次,实践行为,名医,医护人员,质量审查,障碍因素,拟定,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为依从性,知信行水平,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审查指标,执行率,行血,采血时长,缺陷率,导管堵塞,外周动脉导管,导管相关并发症,应用与推广
AB值:
0.229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