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文献摘要:
在生鲜乳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奶农在利润分配中作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且抗风险能力较弱.河北、上海和山东等地的政府部门为保护奶农的利益,积极构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研究基于河北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等 7 省(市)地区生鲜乳收购价、奶牛存栏和饲料价格等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将实施协商地区与尚未实施以及实施前的地区作为对照,进行有效性分析.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对生鲜乳收购价产生正向显著性影响,具备推广意义.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依据"生产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法确定参考价,通过协商,提前释放政策信号,形成市场预期,改变买卖双方交易博弈,加强双方信息共享.
文献关键词:
生鲜乳价格;价格协商机制;有效性分析
作者姓名:
刘明仁;何忠伟;刘芳;孙田田
作者机构:
北京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引用格式:
[1]刘明仁;何忠伟;刘芳;孙田田-.中国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9-23,30
A类:
价格协商机制
B类:
生鲜乳价格,有效性研究,利润分配,接受者,抗风险能力,收购价,奶牛,存栏,饲料价格,双重差分法,DID,有效性分析,推广意义,市场预期,买卖双方,方信
AB值:
0.1431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