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滇西北烂泥塘斑岩铜矿床原生晕异常结构研究
文献摘要:
烂泥塘矿床是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体产于在地表以下300~500米,地表矿化带仅见脉状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为研究云南香格里拉烂泥塘斑岩铜矿床的原生晕异常结构,本文以异常结构模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矿床地表和坑道岩矿石样品开展了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和水平分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烂泥塘铜矿床地球化学系统的结构由成矿元素及其共伴生元素富集与亏损的原生晕组成,Cu和Mo的正异常占据了核心部位,Sc、Ti、V、Cr、W的负异常在空间上与Cu和Mo的正异常重合;S的正异常,Mn、Co、Zn、Cd的负异常出现在Cu、Mo正异常的边缘;Zn、Cd的正异常以及Ag、Pb、Hg、Sb的正异常在成矿带外围出现,Ag、Pb、Hg、Sb属于远矿指示元素;铜矿化带中CaO、K2 O、Na2 O的含量相对较低,为低背景或负异常,而其外围地区为中背景区或高背景区.研究结果显示,用Cu和Mo的几何平均值与Sc、Ti、V、Cr四个元素几何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地球化学指标所圈定的衬值地球化学异常,能够更好地指示铜矿化体的空间位置.
文献关键词:
斑岩铜矿床;原生晕;异常结构;烂泥塘;滇西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佑国;费光春;龙训荣;何朝鑫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佑国;费光春;龙训荣;何朝鑫-.滇西北烂泥塘斑岩铜矿床原生晕异常结构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01):30-39
A类:
烂泥塘
B类:
滇西北,斑岩铜矿床,原生晕,异常结构,结构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地区,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体,产于,矿化带,脉状铜矿,铜矿体,铜矿化,矿化体,结构模式,模式理论,坑道,岩矿石,矿石样品,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分带规律,矿床地球化学,化学系,成矿元素,共伴生元素,元素富集,亏损,Mo,心部,Sc,Ti,负异常,Mn,Co,Cd,常以,Ag,Pb,Hg,Sb,成矿带,指示元素,CaO,K2,Na2,其外,外围地区,高背景区,几何平均,地球化学指标,圈定,衬值,地球化学异常,空间位置
AB值:
0.31300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